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38章

缺乏互信的恶性循环

这表明,党本身需要改革。

执政党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尽管中国的社会力量在不断壮大,但社会更多的是给改革创造压力,而非改革本身。

如果作为改革主体的执政党出了大问题,那么党对改革的领导能力就会成问题。

就改革而言,中国已经走到了令人担忧的一步。

很多年里,改革的动议越来越少。

即使出现一些改革动议,也往往缺少有效性,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连小雨点都没有。

有效改革的缺失,加上腐败的日益严重,导致政府在社会的公信力大大下降。

政府公信力的下降进而对改革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无论政府推出什么样的改革,社会都会抱怀疑的态度。

现在,即使政府真正想推行一些有利于社会的政策,也常常会遭到怀疑。

社会对政府政策的高度怀疑使得政府难以获得社会的支持。

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长期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人会怀疑,党如果要长期执政,并且是有效执政,就必须改革,牢固树立其作为改革主体的地位。

党的改革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但其中很重要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重新建立党和社会的连接点或者有机关系,即是说,要回归党本来的存在意义。

根据共产党的理论,党和社会的有机联系应当不是个问题,因为党本身就应当是社会的一部分,党员仅仅是社会成员中的先进分子。

但理论归理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看到和体会到的是党和社会的严重脱节。

中共建制化的逻辑后果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党及其各种外围组织(包括共青团)的建制化(或者官僚化)。

任何政党一旦建制化,与社会脱节就不可避免。

一旦建制化,党就会&ldo;城堡化&rdo;,把自己孤立于社会之外。

这种情形,东西方并没有什么两样。

但在西方,因为存在着定期的选举,政党比较能够维持和社会的有机联系。

一旦和社会过分脱节,就很难从社会获取选票。

再者,由于西方政党的主要功能是组织选举,所以建制化的程度并不高。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代是社会的有机部分,因为没有社会力量的支持就很难取得革命的胜利。

但革命之后,党本身很快就建制化。

不仅党这样,连其外围组织也高度建制化。

可以说,党是通过把所有社会团体(包括民主党派)建制化来重组社会的,使得各个社会组织都依附于党本身,并成为党的社会基础。

相邻小说
公主遇草原  更爱美人纤阿  水浒凌云志  悔教夫君觅封侯  代嫁皇后好嚣张  夫君他不可能是黑莲花[重生]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甜  [家教同人]Whisper of Cloud  这个太监我要了  真相:专机副驾驶亲历“九一三”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家有萌妻之美色勾人  狂妄太子:我不是储君谁是  重生后她被憨憨相公娇宠了  居家型男友  听见你的声音  离婚后,能回溯过去的我赚翻了  我的前夫  懂事  NPC开眼看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