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9章

何况还另有收获,这就是找到了维系天下一统的最佳方式。

一般地说,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只有农民、地主、商人、贵族的社会,应该是封建小国,邦国时代和西欧中世纪都如此。

因为小农经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并不需要大范围远距离的接触、交往和流通,完全可以做到&ot;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ot;。

那么,他们凭什么要统一为这样庞大的帝国?帝国又凭什么来维系它的一统?现在我们知道,中华帝国靠的是文化,是中国的文化和文化的中国。

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生产方式,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风俗礼仪,共同的语言文字,再加上共同的思想观念,共同的伦理道德,这就是一盘散沙似的小农经济的中国,居然能长期维持大一统的秘密。

中国的思想家甚至还有这样的观念,即无论你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只要接受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

相反,如果你放弃中国文化,那你不是中国人,当然也不是外国人,只能算是&ot;假洋鬼子&ot;。

这就叫&ot;夷狄行华夏则华夏之,华夏行夷狄则夷狄之&ot;。

这一观念,无妨称之为&ot;文化高于种族&ot;,与现代西方人主张的&ot;人权大于主权&ot;迥异。

显然,在这里,共同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是最重要的,甚至比共同的语言文字还重要。

&ot;车同轨&ot;只是物质基础,&ot;书同文&ot;只是文化基础,&ot;行同伦&ot;才是心理基础。

事实上,也只有&ot;人同此心,心同此理&ot;,统一也才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强制性的。

这是一个文化大战略,需要不知多少代的人的努力,尤其需要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传播任务的知识界热情投入。

这当然并不容易。

然而,由于帝国成功地处理了它与知识界之间的关系,就不但实现了这一目标,而且还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现在看来,让儒生充任官员,并不仅仅只是对知识和知识界的赎买,它还有更为长远的意义。

我们知道,由于帝国过于庞大,它在事实上不可能像小国寡民的邦国那样,实行国家元首对属下巨民的直接控制和管理,而必须假手于他人。

这就是前章已经提到,后章还要细说的&ot;官员代理制度&ot;。

广义的官员包括两种人。

一种是专门负责处理具体事务(比如征税和司法)的行政工作者,这就是&ot;吏&ot;,也就是现代所谓&ot;技术官僚&ot;、&ot;职业官僚&ot;或&ot;事务官&ot;。

另一种是可以承担立法、决策、牧民、教化等任务的政治工作者,这就是&ot;官&ot;,也就是现代所谓政治家、政客或&ot;政务官&ot;。

秦王朝主要由吏员而不是官员来治国,甚至在焚书之后下令&ot;以吏为师&ot;,结果失败。

其原因,就在于帝国要解决的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政权的稳固,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富足,国家的强盛,都需要那些有政治头脑的人来思考,来解决。

就连七品县令这样的&ot;芝麻官&ot;,也需要有政治头脑,方能清醒明白地领会中央和上级的意图,将帝国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底。

当然,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那就是这些头脑必须和帝国的思维同步。

如果他们自以为是甚至自行其是,或者大唱反调,则帝国同样会崩溃,而且崩溃得更快。

也就是说,帝国的官员必须有政治头脑,但又不能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而必须以帝国的头脑为头脑。

这显然是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却因儒生充任官员迎刃而解。

儒生是儒家道德观念和国家学说培养熏陶出来的人,他们的思想和帝国完全一致。

而且,由于他们寒窗苦读,对儒家经典已融会贯通烂熟于心,用于治国,自然长袖善舞得心应手。

相邻小说
我们青春里的小确幸  玲珑配  金屋藏起白月光  苏辰苏昊  龙套传奇  (综英美同人)拼死也要cosplay!  瓮城火  帝国小赘婿  全帝国都在撮合我俩  钓系美人上岗指南  师尊快上榻  主君驯龙指南  恐怖的QQ群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柯南同人]景与光与酒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凤倾天阑  从星空到心灵  再见,穆先生  给大佬续命后我把自己也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