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8章

他的继母姓轩,是个老小姐,嫁了汤祖契觉得相当称心,因为那一双比她小不了几岁的儿子儿媳,对她尽心尽礼,异常敬重。

不久,轩夫人生了一个女儿,汤斌则又生了一个儿子;人丁兴旺,而且上慈下孝,越发显得一片发皇的气象。

就在这俭朴安定的几年中,汤斌在学问上已大有成就;他是个于书无所不窥的渊博之士,但他没有陷溺在书城中,而且对那些成天钻人书本里,不问世务的人,不以为然。

因为正心诚意的理学,往往流于空谈,&ldo;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rdo;,试问于世事何补?还有一班学者,以考据的态度,穷年兀兀,去分辨朱熹和陆九渊的异同,以及宋朝程、朱一派和明朝王阳明一派如何抵触?于是门户之见,顽固不化;信奉程、朱的,只要骂王阳明,就算是卫道之士。

这种态度,在汤斌看来,根本就不是有用的读书人。

因此他有几句话,成为当头棒喝:&ldo;学者读书,不务身体力行;专为先儒辨同异,亦是玩物丧志。

&rdo;因此,他不薄程、朱,而更信服王阳明,因为王阳明是知行合一,能够将他的读书心得,经世致用的人。

也因为如此,他不愿做个隐士;同时他觉得必须应考人仕,只有通过这条途径,他才有为生民造福的最大的机会。

于是在中了举人以后,他在顺治八年秋天进京,参加顺治九年春天的壬辰科会试,中了进士。

从这年开始,恢复明朝的制度,从进士中拣选庶吉士‐‐一这是专为造就第一等人才的办法,大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选取新进士中,才资英敏而年轻的,在文渊阁读书,待遇非常优厚,由司礼监供给笔墨纸张;光禄寺预备早晚膳食;礼部供给蜡烛灯油及月俸;工部在皇城内东华门附近找一所宽敞的房子,以供住宿,皇帝时常到文渊阁亲自出题考试,查看学业的进度。

五天休沐一天,放假出宫;派太监及锦衣卫官员,随行照料。

到了天顺二年,定下规制,不是翰林出身不能当宰相;因此,被选为庶吉士的,号称为&ldo;相储&rdo;。

但庶吉士并非每科都选;最初是隔一秋选一次,以后或者三科并选,或者数科不选,甚至有九科不选的。

进士膺选为庶吉士,称为&ldo;馆选&rdo;,人馆就学,便称&ldo;开馆&rdo;。

馆中有资深的翰林指导,名为&ldo;教习&rdo;,三年学成&ldo;散馆&rdo;;当然要经过一次考试,成绩优良的,留在翰林院,谓之&ldo;留馆&rdo;,授职为编修或检讨,通称为&ldo;翰林&rdo;,其次则授职给事中或御史,是为&ldo;言官&rdo;。

清朝开国,在顺治三年开科取士,以后又有四年、六年两科,总计取中的进士已有一千一百人之多,而始终未选庶吉士;到了九年壬辰科试毕,便有人建议恢复,按照省分的大小遴选,直隶、江南、浙江大省,每省各选五人;河南算做中省,只选四人,汤斌就是四人之一。

在这三年中,汤斌如人宝山,只愁取之不尽;因为宫中所藏的书,无所不有,而有许多是外间所难得一见的&ldo;秘笈&rdo;。

同时,明朝历代皇帝的实录,及内外大臣的奏疏,亦有机会可以细读。

但苦于卷帙浩如烟海,唯有夜以继日,挑最精要的口涌手钞,苦读不休。

三年散馆,汤斌以成绩优异,授职为国史院检讨,这时正是修明史之议,旧事重提之时。

明史的创修,起于顺治二年,但以奉旨纂修的大臣,都是投降满清的&ldo;贰臣&rdo;;不但下笔为难,而且还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流弊,有个最无耻的冯铨,甚至偷窃了最原始、最珍贵的史料。

冯铨是直隶琢州人,他是天启年间万恶太监魏忠贤的干儿子。

明朝亡于宦官,而魏忠贤则是罪魁祸首,冯铨又为魏忠贤的心腹,所以从天启年间起,他就为正人君子所不齿。

相邻小说
不再是普通朋友  腹黑相公的庶女宠妻  我有方外客  清末四公子  将军宠妻日常  政要夫人/市长夫人  专属深爱  食色佳人  神医[星际]  权力仕途,我能看到官场等级!  天生喜欢你  与酆都大帝成婚后我红了  我把魔君变成了上神  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十三朵彩绘  神探:睁开双眼,我被铐在审讯室  在仙界开神兽幼儿园  姚远的守护  认错反派后我嫁进了豪门  神医下山,开棺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