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10章

阅读

中国难以理解的神韵就等于印度的韵;中国的神韵论就等于印度的韵论。

只因中国的文艺理论家不大擅长分析,说不出个明确的道理,只能反反复复地用一些形象的说法来勉强表达自己的看法,结果就成了迷离模糊的一团。

一经采用印度的分析方法,则豁然开朗,真相大白了。

  在中国禅宗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师在说法和行动中,都不直接地把想要说的意思表达出来,而是用一声断喝,或者当头一棒,或者说一些&ldo;干屎橛&rdo;一类的介于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的话,来做出暗示,让自己的学生来参悟。

在这里,要害在于听者或受者。

老师说出来的或者做出来的,只是表现现象。

没有说出来的或做出来的才是核心,才是精神,这样的核心和精神需要学生自己去顿悟。

断喝一声有大道,一句干屎橛中有真理。

这很有点像诗的神韵。

  汉文&ldo;韵&rdo;字,从形体结构上来看,从偏旁&ldo;音&rdo;来看,它是表示声音的,与意义无关,至少关系不大。

《文心雕龙》卷七《声律》第三十三:&ldo;异音相慎(顺)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rdo;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说:&ldo;异音相从谓之和,指句内双声叠韵及平仄之和调;同声相应谓之韵,指句末所用之韵。

&rdo;总之,和与韵都指声音之和谐。

和谐同美有联系,所以&ldo;韵&rdo;字也有&ldo;美&rdo;的意思、&ldo;好&rdo;的意思、&ldo;风雅&rdo;的意思。

《世说新语》中&ldo;道人蓄马不韵&rdo;,可以为证。

用&ldo;韵&rdo;字组成的复合词很多,比如&ldo;韵宇&rdo;、&ldo;韵度&rdo;、&ldo;韵事&rdo;、&ldo;风韵&rdo;、&ldo;韵致&rdo;等等,都离不开上面说的这几种意思。

我个人以为,其原因就在于用声音表示&ldo;和谐&rdo;这个概念,最为具体,最轻易了解。

  中印两国同样都用&ldo;韵&rdo;字来表示没有说出的东西、无法说出的东西、暗示的东西。

这是相同的一面。

但是,在印度,dhvani这个字的含义,从&ldo;韵&rdo;发展到了&ldo;暗示&rdo;。

而在中国,&ldo;韵&rdo;这个字,虽然也能表示无法说出的东西,同&ldo;神&rdo;字联在一起能表示&ldo;暗示&rdo;的含义,却从来没有发展到直截了当地表示&ldo;暗示&rdo;的程度。

这是不同的一面,我们必须细心注重。

  我讲到书名,印度的命名原则又与中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不能不发人深思了。

我先举几个例子。

7世纪的檀丁有《诗镜》,12世纪的罗摩月和德月有《舞镜》,14世纪的毗首那他有《文镜》。

用&ldo;镜&rdo;字来命书名的做法,马上就让我们想到中国的《杜诗镜诠》、《格致镜原》一类的书名。

13世纪的沙罗达多那耶有《情光》,胜天有《月光》,都用&ldo;光&rdo;字来命名。

15世纪的般努达多有《味河》,17世纪的世主有《味海》,还有闻名的《故事海》等等,都用&ldo;河&rdo;、&ldo;海&rdo;等字眼来命书名。

至于用&ldo;花鬘&rdo;、&ldo;花簇&rdo;等字眼命名的书,更是车载斗量,比如安主的《婆罗多花簇》、《罗摩衍那花簇》、《大故事花簇》,还有般努达多的《味花簇》等等。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们不一一列举了。

相邻小说
星际之进击的灵植师  装乖  前男友成了现队友[电竞]  周家兄弟  季羡林谈人生  嫡长公主  学问人生  偏执沉溺  [快穿]炮灰任务  虚拟帝国之父  在无限游戏进化成神  宠坏的小攻集  女神,等等我  丑女重生变成俏佳人  义渠秋月  拒不为师  快穿:变喵后我治好了大佬暗疾  药不能停[星际]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霸道总裁分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