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0章

古代南方人杰的国家情结、民族情结胜于北方。

项羽的衣锦还乡、宁死不肯过江东,是屈原之后的另一大个案。

屈原为何投江?因为他是楚人。

楚国近千年的历史培育了他的国家情结。

这情结包含了意识、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中原诸国长期战乱,分分合合,国家意识淡薄,策士们朝秦暮楚是家常便饭。

孔子孟子韩非子,都是以诸国为国的。

《楚辞》学者马茂元先生对此有专论。

孔子的大视野,使他必须淡化他的鲁国情结。

而国家趋于一统,国家意识的淡薄对儒学之意识形态究竟是行不通的,谁来填补这个空缺呢?是屈原。

这倒不是说,屈原主动填这个缺。

是汉唐宋的文人儒者把屈原&ldo;镶嵌&rdo;到历史的空缺中的。

这里,又有孔子和屈原的互补空间。

楚国放大为&ldo;中国&rdo;。

屈原的爱祖国,同样是&ldo;历史性&rdo;的,感动中国两千多年,并且在他个人,毫不勉强。

《橘颂》云:&ldo;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rdo;

爱国的欣悦之情溢于言表。

屈原年轻时的这首佳作,是爱祖国的诗篇中最朴素最动人的:因朴素而动人。

她闪耀着爱国情愫的源头性的光辉。

爱得如此之深,夺走他的爱,等于夺走他的生命。

没有这样的爱国之情则没有《离骚》。

祖国,楚王,荆楚大地的人神共存的生活世界,紧紧的交织着。

屈原爱国在先爱君在后,爱国是前提、前因。

这个&ldo;因果关系&rdo;是比较明确的。

楚怀王死了,屈原并未去投江。

郢都被毁的那一年他才自沉于汩罗。

理解屈原的自杀,这是一条有迹可寻的线索。

屈原的语言艺术、行为艺术,缠绕着后世中国文人。

美政理想主义者和君王、权贵的&ldo;结构性矛盾&rdo;,发端于屈原。

整个封建时代,屈原的这个发端意义重大。

也许他走了生命的极端,才使后来的继承者坚定地站立在生命的苦难中。

司马迁、嵇康、杜甫、李煜、苏轼、李清照、曹雪芹……都是大苦大难而笑傲人生。

1953年,屈原被联合国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由屈原而起。

这么大的国家,两千多年来,单为屈子留下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这不是偶然的。

相邻小说
新宠  末日光芒  变成人后我和影帝HE了  寂静深处有人家  一笔多情  重生之喜相逢  末世之人鱼传说  有生之年  温暖的人皮  血钞票  三朝北盟会编  我只想在狗血文里吃口瓜[穿书]  符画天下  田园之医妻有毒  铁血三国  宫主夫人?谁稀罕  幸存者  [红楼]今天也在贾府不当人  诛仙长生传  生而为O,为O当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