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74章

这本故事说完第一轮,刘俊先便从头开始讲,每天说一场,客人竟也不见少。

是呗,全京城那么多老百姓,且有人听不全呢。

况且一个故事一旦成为经典,即便大家都知道情节,只要说书的人功夫到位,便也总爱听一听。

茶楼老板因此生意红火,刘俊先因此发了大财,自是不消细说。

且说刘俊先那些个同行们,把刘俊先的故事听了去,便也开座说这一本。

只因功夫不如人家,听者自爱听原汁原味的,只一些挤不进鼎顺茶楼的,或是没多少闲钱的,才来听他们的翻版,他们便觉矮了一头。

不过不要紧,书是死的人是活的,现编个别的故事不就得了。

大家伙既然爱听皇后娘娘,咱们就多多地编关于皇后娘娘的故事。

这样一试,果然爱听者众。

别家也有样学样,各自发挥想象力,把皇后娘娘朝不同方向塑造。

有走现实路线的,有浪漫主义的,还有魔幻风格的,不一而足。

就这么着,京城里突然刮起一股皇后娘娘热,莫说说书先生,就是街头挑脚吆喝的小贩,或是学堂里七岁的顽童,都能说出那么几句关于皇后娘娘的壮举。

什么娘娘三戏乌拉图啦,娘娘三请观世音啦,娘娘三打白骨精(还真有人信)啦,又或是关于皇后娘娘和皇帝陛下之间的风花雪月,套上别的书中的一些y词艳赋,听者听起来也觉津津有味,也没人追问为什么皇后身边只有一个宫女,皇帝身边只有一个太监这种尴尬的问题。

书戏不分家。

有些戏班子见状,开始把皇后娘娘的故事编成戏来唱,自然又是引起另一番热cháo。

京中实力最强的戏班有四家,号称四大班,其中又以双喜班实力最强,听众最多。

这个双喜班里唱小旦唱得最好的,是个胖子,名叫常小苑,可以说是京中小旦第一人。

关于皇后娘娘的戏曲,他唱出来的最受欢迎,场场爆满。

有一次刘俊先去双喜班专程听常小苑唱戏,那本戏名字挺好,叫《龙凤呈祥》。

常小苑每一张嘴,都要引得台下叫好声不绝,刘俊先耳中听着绝妙无双的唱腔,眼睛看着台上那个圆滚滚的娘娘,也不知这种做法对皇后算是美化还是丑化。

刘俊先觉得挺忐忑,毕竟皇上把差事交给他办,他也说不好自己这差事办得怎么样。

于是他找了纪无咎留给他的门路,面了圣。

纪无咎听完汇报,龙心大悦,当下赏了刘俊先许多东西,又立刻找了几个表现不好的女真俘虏,以造谣生事的罪名判罪收押,好呼应民间所传。

又过了几日,纪无咎亲书&ldo;书惊四座&rdo;的牌匾,让大内太监领着一队仪仗,吹吹打打地送到鼎顺茶楼。

茶楼老板已专门辟出一个宽敞地方来供刘俊先说书,此时御书的牌匾一挂,真个风光无限,连朝中一二品大员都来瞻仰御笔。

说实话,纪无咎虽写得一手好字,却并不爱炫耀,因此赏下来的墨宝并不多见,许多朝中重臣都不曾得过这个体面,此时却被普通一说书先生得了,真是羡煞旁人。

自此之后,刘俊先便成了当之无愧的天下说书人第一,且说书挂牌匾,也成了老刘家独一份传统。

皇后娘娘盛名四起之时,皇帝陛下遭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起桃色绯闻。

是这样的。

他去了那么多次翠芳楼,总归会有熟人看到,堵得上一张嘴,堵不上所有的嘴,因此在他最后一次离开翠芳楼,以为自己从此与这三个字再无瓜葛之后,他逛青楼的事情被言官们扒出来了。

男人逛青楼,除了会被自己的老子和老婆骂,别人自管不着。

相邻小说
心月同光  我在无限流里当团宠  小灵芝/给太师当药材后我死遁了  冰糖炖雪梨  老攻分裂后我进入了灵异世界  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  神也要遵守我的法则[无限]  (综武侠)一见男神误终身  重口味  心疼姊姊  如何一个字把男朋友弄哭  来自新世界  穿越的孩子像根草  沙海明月传  我师尊他真香了  奶凶肥啾,在线炸毛  大魔王等待向导的第九年  暗涌  三年又三年  世有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