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90章

※※※

那年秋天,长岛和新英格兰居民到国内别处旅行,发觉那些平时消息灵通的人有不少竟不知有风灾这么一回事,不禁惊讶。

这一部分是由于风灾影响太大之故。

风到后开头那二十四小时,《纽约时报》完全得不到可靠的消息。

《波士顿环球报》那些编辑虽则目睹本港有不少货轮船底朝天,可是也只能在星期五,即风过后两天,才发表一篇劫后灾民访问记。

同天早上《纽约时报》把若干篇零星报道拼在一起,才知道灾情之重竟超过芝加哥大火、旧金山地震和密西西比河的历次水灾,于是加上横跨八栏的大标题,说发生了大风灾。

出奇的是,这些报道没有几个读者看过,看过了也没留下印象;不到一周,此事人们已置之脑后,仅仅是美国史上被人忘记的一个片段了。

有大风灾竞然记不得,这是因为美国人全神贯注在捷克问题上。

当时的欧洲危机,人人都感觉到了;向整个社会报道新闻竟能有如此结果,这还是第一次。

后来1954年陆军部与麦卡锡参议员对质。

【麦卡锡诬告陆军部有共产党。

‐‐译者】1963年举行肯尼迪总统葬礼等等,都上了电视,可是捷克事件虽然没上电视,只有广播,影响仍然非常之大。

听众觉得自己是束手无策的旁观者,明知事变进程会严重影响自己的一生,也只有眼睁睁望着。

9月29日慕尼黑条约签订后,哥广说,广播事业&ldo;非但已成为传播新闻的媒介,还成为一股社会力量了。

&rdo;

这是事实,可是广播不见得只有好处。

听到广播,人们更是怕上加怕。

由于希望结局圆满是人之常情,所以事件一结束,对于慕尼黑协定,大家都往好里看。

在英国,张伯伦竟成为当代英雄,在美国也是如此。

要再过好些时候,人们才看出这个家伙原来是个没骨头的老浑蛋,只因希特勒写下一句不值一文的诺言,就轻轻地把一个坚强果敢的盟国出卖了。

丘吉尔一眼看穿了,他说:&ldo;英法两国要在两件事情里边挑一件:要么打仗,要么丢脸。

他们宁愿丢脸,可是到底还是免不了要打仗的。

&rdo;罗斯福也是明白的,他写信给驻葡大使说:&ldo;欧洲独裁者对我国的威胁越来越近了。

&rdo;默罗和夏勒也是有眼光的人,他们俩在巴黎会面,一致认为下年麦收之后,难逃一战。

卡顿伯恩也懂得这是怎么一回事,甚至在张伯伦到贝希特斯加登之前他就说过&ldo;我觉得这不过是暂时喘息一下。

张伯伦此行到底是否能带来和平,大有疑问。

&rdo;

美国人民开始醒悟过来了。

据《幸福》月刊在某地的调查,只有百分之十一点六的人以为墓尼黑协定是可取的,却有百分之七十六点二的人相信欧洲大战一起,美国就会参加。

这个百分比也适用于全国各地。

《幸福》月刊的编者评论说:&ldo;这可是新闻啊。

一年半前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的美国人以为两三年内美国会卷入国外战争,现在竟有三倍那么多的人相信,战争虽然暂时幸免,要是真的打起来,我们是会参加的。

……早先我们有一种想法:&ldo;感谢上帝,美国两边都有广大无边的海洋!

相邻小说
闪灵  渣了反派后我揣蛋跑了  学妹观察报告  最高赦免  护金枝  百兽争鸣  他不做大嫂好多年  穿成傻白甜女配后  老母塔之夜  腹黑影后的小娇妻不跑啦  诱你心动  她总是在撩我  拿稳绿茶剧本后我爆红了  末世重生:炮灰逆袭养大佬  嫡女不想做皇后  墨雪倾城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猎杀纪壮舰  右舷  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