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30章

果真是幽渺空灵,让人徜徉在川东山村诗境般的恬静中,耳畔回荡着秋虫曲,为书中的情节作了渲染,自然把读者带入到气氛的效果中。

这美如画卷的描写,并不是离开情节而孤立地写景,而是为了更好营造氛围和渲染人物的情绪,例如李南泉搜索枯肠,在闷热的茅屋伏案构思时,他的文思被触发了:李先生把茶杯端在手上,看到山头上鱼鳞片的云朵,层层推进,缓缓移动,对面那丛小凤尾竹子,每片竹叶子,飘动不止,将整个竹枝,牵连着一颠一颠。

竹丛根下有颗不知名的野花,大概是ju科植物,开着铜钱大的紫色小花,让绿油油的叶子衬托,非常得娇媚。

一只大白色的公鸡,昂起头来,歪着脖子,甩了大红冠子,用一只眼睛,注视着那颤动的竹枝。

竹枝上,正有一只蝉,在那里拉着&ldo;吱吱&rdo;的长声。

多么细腻的观察,多么出色的描写,寥寥数笔,就是一篇妙不可言的白话&ldo;晚明小品&rdo;。

由于对这部书的偏爱,我曾经把它称之为&ldo;散文体小说&rdo;,并把这一想法说与父亲。

父亲笑而不答,未置可否。

父亲多次公开说过。

中国的章回小说,是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它与西方小说各有短长,但是章回小说家也有些缺陷,父亲为此作了改良,并且是孜孜不倦,终其一生。

他认为:一是缺少心理活动,因此他吸收了西方小说的长处,大量增写了人物心理活动。

二是缺少写景,尤其是情景交融的描写,他在小说中非常强调景是为渲染人物感情而描绘。

三是父亲从戏剧和电影中得到启发,借用&ldo;小动作&rdo;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我个人认为,《巴山夜雨》在这三方面的尝试,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是改革章回小说的成功范例。

有些熟读父亲作品的读者敏感地认为,《巴山夜雨》和《山窗小品》两部书是&ldo;姐妹篇&rdo;诚哉,斯言!

这两部书虽然一是小说一是小品文,但把二者印证的读,就如同嚼橄榄,回味无穷。

父亲写完了这部小说,就患了大病,一病3年,病愈后,虽也恢复了写作,但记忆力与能力都大大降低,远不能和病前相比了。

根据《巴山夜雨》的创作,我有一个预感,如果他不得病,可能他的思想和文风都会有一个大的转变。

《巴山夜雨》在报上连载后,还没有出单行本,父亲就得病了。

他去世后,我出于尊重、缅怀之情,用了数年的时间,亲自或请人帮助,把这部长达60万字的小说,一个字一个字地从报上抄了下来,本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作为父亲的手泽留为纪念。

1986年因四川文艺出版社的敦请,交由他们出版单行本,把这部父亲病前&ldo;痛定思痛&rdo;的&ldo;压轴&rdo;之作奉献给当今读者,使之多结识一些文字之交,我也算是为父亲了结了一个心愿,感到异常欣慰。

第56节:病榻缠绵有3年(1)

病榻缠绵有3年1949年的5月下旬,晚饭后,父亲给两位读初中的哥哥补习英语,讲着讲着,突然他啰哩啰唆,口齿不清起来,而且越说越困难。

两位哥哥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抬起头来看父亲,只觉得他晃悠悠地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

两位哥哥急忙把他搀扶到睡榻前躺下,谁知父亲一躺下,就昏迷不醒,人事不知了。

两位哥哥吓坏了,立即大叫,全家人看到父亲危急的样子慌作一团。

还是母亲沉得住气,立即打电话请一位和父亲有10年之交的张大夫火速赶来。

张大夫很快来了,检查了父亲的身体,说很危险,可能是脑溢血,要立即送医院。

母亲赶紧派了家人,把父亲抬到离我家最近也是当时最好的中央医院。

经检查,确诊是脑溢血,生命危在旦夕,随时有可能停止呼吸。

相邻小说
乱神  阴阳冕/酒神  卿卿一笑百媚生  扒一扒我遇到的妖魔鬼怪  染指珍珠  季少的心尖宠  穿越之败家福晋  穿成年代文里的朱砂痣  有人骗你  我的娇妻好狐狸  [综]与连抽SSR的欧洲势力谈笑风生  诡案追踪  阴门诡术  龙票  清穿之福运无双  异世界的美食家  孤妾常独栖  亡魂鸟  鬼门大开  大明第一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