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44章

仁义值千金

再接下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一段记载,涉及到孔门的仁学,也就是心学。

这个&ldo;心&rdo;包括了现在所谓的思想等等的心理之学,但却不限于目前心理学的心,而是指&ldo;吾道一以贯之&rdo;的心性之心。

什么叫&ldo;喻&rdo;?这个字要注意。

现代人喜欢讲逻辑,逻辑是西方文化,十六世纪以后逻辑之道大行,它是根据希腊的原始逻辑发展而来的。

逻辑是一种思考的方法。

我们曾经介绍哲学,哲学要问宇宙是怎样开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男或者先有女?对此哲学家有两派见解:一种是唯物思想,他说宇宙开始先有水,由水变成火,而后冷却逐渐形成现在的大千世界。

印度也有一派讲地、水、火、风的四大是天地开始的根源。

相当于中国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道理。

这些理论慢慢演变成后世的唯物思想。

另一派是讲唯心的,认为宇宙有一个超越物质的精神主宰,物质是由他所创造产生的。

这牵涉到哲学问题,解说很多。

到了后世,提出了问题,问及哲学家怎么知道宇宙从何而来的?哲学家说是靠学问思想来的,那么先行研究你哲学家那个思想(工具)的判断准确不准确。

因此产生了逻辑学‐‐对思路法则的研究。

这种思路的法则学,在印度的佛学中,早在希腊之先就有了。

对于这问题,世界学者也有两派说法:一派是西方人的立场,认为印度的思考方法是从希腊来的;一派是东方人‐‐包括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认为希腊的逻辑,是从印度方法来的。

印度这套方法,我们翻译过来叫&ldo;因明学&rdo;,比西方的逻辑还要完备,还要严密。

西方文化中妇孺皆知的黑格尔辩证法‐‐&ldo;正、反、合&rdo;是举世闻名的。

所以有许多人谈到《易经》时,说我们的《易经》真了不起,和黑格尔的辩证法&ldo;正、反、合&rdo;完全一样。

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我说,老兄!我们《易经》是五千年以前的产物,黑格尔几时才发明辩证法?为什么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拿来与西洋人比,还说同他一样?这等于在街上看到祖父拉着孙子走,说祖父长得像孙子,而不说孙子长得像祖父。

怎么说因明的方法比逻辑高明?因明有几个步骤,简单的讲:&ldo;宗、因、喻、合&rdo;。

&ldo;宗&rdo;就是前提,说话必有宗,引伸&ldo;宗&rdo;的理由为&ldo;因&rdo;。

有时候有宗有因还讲不清楚的事情,只有用比喻来说明,这就是&ldo;喻&rdo;,在《庄子》中叫做&ldo;寓言&rdo;。

每个宗教里的寓言都很多,像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的《圣经》,就有很多寓言,每个大教主都很会讲譬喻,其中还包括了隐语和幽默话。

宗、因都讲通了,那么就是结论的&ldo;合&rdo;了。

因为讲到《论语》中的喻,所以引出这些闲话来。

&ldo;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rdo;的意思是: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如果拿孔子这个观点来看今天的世界就惨了,今天世界的一切都是喻于利,处处要把利欲摆在前面才行得通。

不过,满天下都是小人,也就单纯了,麻烦的是,始终还有小人与君子的分野存在,这就很难办了。

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上面曾经讲到过,真正&ldo;仁&rdo;道的人,一定能爱人,不会讨厌人。

即使讨厌,也是要把讨厌的人改变过来,使他同样地能达到&ldo;仁&rdo;的境界。

相邻小说
重生八零小富婆  穿越农家之妃惹王爷  给我乖  我在等风也等你  爱有余温,唯情可存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慵来妆  重生之科技兴国  老公是个女儿奴[穿书]  掌上娇宠[重生]  被抱错的姐姐回来之后  同居拍档  完美偶像  废柴美人每天都在崩人设  怀崽后,沙雕霸总非要和我结婚  神医无双  位面商城:我靠囤货成了团宠  第一神相[娱乐圈]  毒医农女之田园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