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13章

把儒学和宗教并列,肯定会招来一些反对。

儒学没有凭借神的名义,更没有用天堂和地狱来吓唬人。

但它也编造了一个神话,就是假如你把它排除在外,任何人都无法统治,天下就会乱作一团,什么秩序、伦理、道德都不会有。

这个神话唬住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直到现在还有人相信。

罗素说,对学者的尊敬从来就不是出于真知,而是因为想象中他具有的魔力。

我认为,儒学的魔力就是统治神话的魔力。

当然,就所论及的内容来说,儒学是一种哲学,但是圣人说的那些话都是些断语,既没有什么证据,也没有什么逻辑。

假如不把统治的魔力估计在内,很难相信大家会坚信不移。

罗素所说的“真知”

是指科学。

这种知识,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只要肯花工夫,就能学会。

众所周知,科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特别是在价值的领域。

因此有人说它浅薄。

不过,假如你真的花了些时间去学,就会发现,它和儒学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知道,儒士的基本功是要背书,把圣人说过的每一句话都牢牢地记住。

我相信,假如孔子或者孟子死而复生,看到后世的儒生总在重复他们说过的只言片语,一定会感到诧异。

当然,也不能说这些儒生只是些留声机。

因为他们在圣人之言前面都加上了前缀“夫子曰”

此种怪诞的情形提示了儒学的精神:让儒士成为圣人的精神复制品。

按我的理解,这种复制是通过背诵来完成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背诵对儒士也是有利可图的。

我们知道,有些人用背诵《韦氏大字典》的方式来学习英文。

与过去背圣人书可以得到的利益相比,学会英文的利益实在太小。

假设你真的成为圣人的精神复制品,就掌握了统治的魔力,可以学而优则仕,当个官老爷;而会背诵字典的人只能去当翻译,拿千字20元的稿酬。

这两种背诵真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我们来看看科学。

如果不提它的复杂性,它是一些你知道了就会同意的东西。

它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不同,和“天人合一”

也不同。

这后两句话我知道了很多年,至今还没有同意。

更重要的是,科学并不提倡学者成为某种精神的复制品,也不自称有某种魔力。

因为西方知识分子搞出了这种东西,所以不再受人尊重。

假如我们相信罗素先生的说法,西方知识分子就是这样拆了自己的台。

相邻小说
谓我何求  重案大队  是女神呀![电竞]  我的阴阳两界  黄金时代  两极影后[重生]  侯门长媳  重回初三  (娱乐圈同人)BangVSBang  宝宝联萌:傻王,请入帐  听说你喜欢我  玛伦利加城记  容辞(重生)  寻找无双  红拂夜奔  穿成总裁男主的海王朋友  谁说我要当皇后  天罗图  反派男配重生系统  白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