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10章

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化遗产时,必定会觉得它浩浩洋洋,仰之弥高。

这些东西是数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积累,当然是值得尊重的。

不过,我以为它的来源更值得尊重,那就是活着的人们所拥有的智慧。

这种东西就如一汪活水,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它的沉积物。

这些活水之中的一小份可以存在于你我的脑子里,照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保存在文化遗产里的智慧让人尊敬,而活人头脑里的智慧更让人抱有无限的期望。

我喜欢看到人们取得各种成就,尤其是喜欢看到现在的中国人取得任何一种成就。

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在的人。

我认为,把智慧的范围限定在某个小圈子里,换言之,限定在一时、一地、一些人、一种文化传统这样一种界限之内是不对的;因为假如智慧是为了产生、生产或发现现在没有的东西,那么前述的界限就不应当存在。

不幸的是,中国最重大的文化遗产,正是这样一种界限,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一样,谁也跳不出来;而现代的主流文化却诞生在西方。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

我小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班上都有这样的好同学,背着手听讲,当上了小班长,再去管别人。

现在也是这样,先是好好地求学,当了知名理论家、批评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

当然,这是做人的诀窍。

做个知识分子,似乎稍嫌不够;除了把世道和人心匡得正正的,还该干点别的。

由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产生一种学堂式的气氛,先是求学,受教,攒到了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管别人。

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谁要骂我是民族虚无主义,就骂好了,反正我从小就不是好同学——只产生了一个极沉重的传统,无数的聪明才智被白白消磨掉。

倘若说到世道人心,我承认没有比中国文化更好的传统——所以我们这里就永远只有世道人心,有不了别的。

总之,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那就是面向未来,取得成就。

古往今来的一切大智者无不是这样做的。

这两种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这样分界,前一种一世的修为,是要做个如来佛,让别人永世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后一种是想在一生一世之中,只要能跳出别人的手掌心就满意了。

我想说的就是,希望大家都做后一种知识分子,因为不管是谁的手掌心,都太小了。

看到《东方》杂志一期上王力雄先生的大作《渴望堕落》,觉得很有趣。

我同意王先生的一些论点,但是在本质上,我站在王先生的对立面上,持反对王先生的态度。

我喜欢王先生直言不讳的文风,只可惜那种严肃的笔调是我学不来的。

一、知识分子的罪名之一:亵读神圣

如王先生所言,现在一些知识分子放弃了道德职守,摆脱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正在“痞”

下去,具体的表现是言语粗俗,放弃理想,厚颜无耻,亵读神圣。

我认为,知识分子的语言的确应当斯文些,关心的事情也该和大众有些区别。

不过这些事对于知识分子只是未节,他真正的职责在于对科学和文化有所贡献;而这种贡献不是仅从道德上可以评判的,甚至可以说,它和道德根本就不搭界。

举例来说,达尔文先生在基督教社会里提出了进化论,所以有好多人说他不道德。

我们作为旁观者,当然可以说:一个科学理论,你只能说它对不对,不能拿道德来评说。

相邻小说
红拂夜奔  穿成总裁男主的海王朋友  侯门长媳  谁说我要当皇后  (娱乐圈同人)BangVSBang  是女神呀![电竞]  重回初三  两极影后[重生]  玛伦利加城记  天罗图  黄金时代  我的阴阳两界  谓我何求  反派男配重生系统  听说你喜欢我  白银时代  寻找无双  宝宝联萌:傻王,请入帐  重案大队  容辞(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