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6章

灵佑在地上捡起一粒米,说:&ldo;你说没有抛散,哪,这个是什么?&rdo;

石霜无言以对。

&ldo;你不要小看了这一粒米,百千粒米都是从这一粒生出来的!&rdo;灵佑又说。

&ldo;百千粒米都是从这一粒生出,那么这一粒又是从什么地方来呢?&rdo;石霜答辩着。

灵佑什么话也不说,哈哈大笑,径自回到方丈室里去了。

我很喜欢这一则禅宗的故事,因为它不像后来的一般公案那样扑朔迷离,令人摸不到头脑,它很清楚明白地说出了禅宗的精神,而且前后呼应,令我们找到了一些公案发展的线索。

灵佑禅师为什么开悟呢?这是禅宗特有的明心见性净心内观的特色,因为心是种子,火也是种子,过去他虽多方参学,但始终没有找到隐在最内部的种子,只看到火炉和表面的火,而百丈禅师一拨就找到了火的种子,他一看这火种犹如心种,有了火种则有一切火,有了心种则有一切道,他过去不能悟,是他找不到那最里面的种子(佛种),但已蕴藏了找到的机缘,当然立即证悟。

后来他教导石霜和尚,他找了地上的米说:&ldo;你说没有抛散,哪,这个是什么?&rdo;石霜竟不能开悟,他只好进一步地说:&ldo;你不要小看了这一粒米,百千粒都是从这一粒生出来的。

&rdo;石霜如果在这里开悟倒也罢了,不但没有开悟,反过来问师父:&ldo;百千粒米都从这一粒生出,那么这一粒又是从什么地方来呢?&rdo;所以他哈哈大笑而去。

‐‐因为到这里已经是哲学的思辨,不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禅宗是讲根器和机缘的,没有根器和机缘,再好的师父也是惘然。

我们看禅宗的祖师那样多,禅宗的公案那样热闹,其实见性成佛的一定是少数,大多数修禅的人就在历史之河中淹没,等待来生的新的锻炼。

有的人不知道,看这里也悟道,那里也悟道,见这个禅师看翠竹悟道,那个禅师看黄花悟道,以为翠竹黄花都是道,则坠入了迷宫。

关于这一点,大珠禅师说得最好:

&ldo;所言法者,谓众生心。

若心生故,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从生,亦无名字。

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黄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吃笋,应总吃法身也。

如此之言,宁堪齿录……是以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rdo;

他又说:

&ldo;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

若不见性人,说翠竹,着翠竹;说黄花,着黄花;说法身,着法身;说般若,不识般若;所以皆成争论。

&rdo;

这两段话说出了一个禅师开悟的玄机,外物只是般若法身的应相而已,并无意义,一个可以开悟的人看到黄花则因黄花开悟,如果他看到翠竹,也因翠竹而开悟了。

对不开悟的人,即使佛在面前,也是不识。

布袋和尚有诗说:

相邻小说
阁老继妹不好当  花瓶炮灰又被团宠了  师傅  你的世界,星光如初  恶毒表妹后来成了国师  世家族女  吸血鬼与垂耳兔  情深,万象皆深  人生最美是清欢  彩婚契约  蓝色的天空  寒蝉  老谋深算  他有特殊撩人技巧  歧灵  重生之意嘉  我也很想他  你是我的小公主  冥婚  兄弟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