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92章

淮南三叛,整体发生的背景是司马氏执掌朝政后引发了政坛的震荡,这当然说明其统治有不稳固的一面。

然而透视其经过,这三叛同时反映了司马氏统治稳固的一面:淮南三叛的共同特点,是高层人士的反叛得不到下层官兵的支持,因此在司马氏的大兵压境下全都土崩瓦解,没有任何真正的抵抗。

司马昭在这场战役中,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军事素质和政治气魄。

他对王基钟会的任用,对全怿文鸯等人的妥善处理,都大大加快了对手的覆灭。

&ot;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ot;这句话将他定型为反面角色,但究其文治武功,不愧是将门虎子。

在司马昭激战淮南的同时,蜀汉的姜维再次出兵关陇趁火打劫,却在司马望及邓艾的坚守下一筹莫展。

这表明了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魏国的国力已经占据了对吴蜀之压倒性优势。

司马氏代魏灭蜀平吴之势,已经不可逆转。

六年后,终有邓艾钟会灭蜀之役。

注1叛军内部坚守城池等待援兵反对突围意见之固执,以及诸葛诞对军粮管制的放松是有一定原因的。

淮河每年在雨季时常常爆发洪水,连寿春城都经常被淹。

诸葛诞文钦等人就是在等这个机会或突围或击败司马昭,或许东吴也在等着老天开眼后再派援兵?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年干旱,恰巧在叛军覆灭后下起了大雨,把司马昭的深沟高垒冲了个稀里哗啦。

不过,成事虽然在天,谋事还是在人。

诸葛诞得不到下层官兵的支持,即使老天帮忙顶多也就是个逃亡东吴,翻盘是不可能的。

注2这封信不是别人写的,正是钟会。

钟会的父亲钟繇,字元常,是中国书法史上与王羲之相提并论的划时代人物。

介绍钟繇的成就之前,先将书法的历史做一个简介。

书法在现代或许不过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在历史上却有重要的意义,就是它涉及到汉字形体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各国汉字不同,秦统一六国后在丞相李斯(亦精于书法,有石刻传世)的亲自主持下统一文字,这时的文字后世称为小篆。

汉朝几百年间,小篆逐渐向隶书转变。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楷)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

钟繇此时脱颖而出,他师从蔡邕等人,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其是在历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不可磨灭之功勋。

遗憾的是,钟繇的真迹早已失传,只有摹本传世。

钟会家学渊源,也擅于各种字体。

这里骗全怿后来坑邓艾的书信全都是钟会亲笔。

彼之得志我之忧也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十二月,姜维趁司马昭倾全国之力平叛淮南时再次北伐,魏将司马望和邓艾进据长城(县名,今陕西周至西南,并非万里长城)相抗衡。

魏军虽然人少,但军粮充足,面对蜀军的百般挑战就是不理。

几个月后,姜维听说诸葛诞兵败被杀后撤退,并再次担任大将军。

这一战本身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唯一的热点是在此期间谯周写下了一篇《仇国论》,对姜维不顾&ot;蜀人愁苦&ot;而一意孤行动武进行讽刺。

《仇国论》的出台标志着蜀汉内部对北伐的否定达到了顶峰。

在文章中谯周认为,如今的情势有如六国并立,并不是秦末鼎沸的乱世。

蜀汉的正确路线,应当是向周文王那样休养生息,而不可能如汉高祖那样一统天下。

相反,如果&ot;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ot;。

这个意见,其实并非谯周个人的独断,而是蜀汉国内对北伐一事持否定态度人士的大爆发。

蜀汉国内反对北伐之势之所以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因为历年的北伐都证明,力攻强曹很难有什么战果,而自己的消耗不能忽视,战争毕竟是日费千金的事情。

另一方面,同时是在外围压力越来越大的窘境下内部矛盾激化的反映。

相邻小说
我的医术震惊世界  高门女的被迫营业日常  穿越之一品夫人  长寻坡[种田]  权臣火葬场实录  我跟男主抢女人  琴音仙路  时光银河里  路西法  权臣的失忆白月光[穿书]  豪门生活观察日志  最强反派拯救计划[无限]  大小姐驾到  有凤来仪/娇花别哭  大唐第一相士  酸梅  穿成豪门后妈和继子上综艺  消除你的执念[快穿]  今日宜喜欢  社稷山河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