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10章

《清史稿》中讲,皇太极亲自入洪承畴囚室,解自己身上貂裘为他披上,耐心温言劝降,其实子虚乌有,乃《清史稿》写作者抄袭昭梿的笔记《啸亭杂录》的内容。

至于说皇太极派庄妃色诱洪承畴,完全是《清史演义》等小说中的瞎编,没有任何历史根据。

洪承畴本人在皇太极活着那段时间,连个正式的官职都没有,更甭提替清帝出谋划策了。

他的作用,是日后多尔衮信用他,才日益显出这名降臣走狗的重要性。

不战不和‐‐与清廷犹豫不决的和议

皇太极松锦大战一举击破明军十多万,依当代人的心态,他该问鼎中原,策马直驱。

其实不然,清军虽然大胜,但皇太极仍旧非常想与明朝讲和。

明清(后金)之间,长久以来,对和议最积极的,一直是后者。

努尔哈赤时代,小酋长刚刚得志,得地掳人日多,很想过过安稳日子与大明交好,只要中原王朝从经济上给自己好处,偃旗息鼓绝非天方夜谭。

自皇太极登位后,亦抱如是观点。

松锦大胜后,明廷派人来接触,皇太极在给朝鲜国王的信中就这样讲:&ldo;朕想今日我之藩服不为不多,疆域不为不广。

彼(明朝)既请和,朕意欲成和事,共享太平之福。

诸王、贝勒或谓明朝时势已衰,正宜乘此机会,攻取北京,安用和为。

但念征战不已,死伤必重,固有所不忍。

纵蒙天眷,得或一统,世岂有长生之人,子子孙孙宁有世守不绝之理!

昔大金曾亦一统,今安在哉!

&rdo;

这些话,无一不实。

清入中原后无不增饰描绘清太祖、清太宗&ldo;梦一中原&rdo;的雄才大略,皆是&ldo;事后诸葛亮&rdo;的锦上添花。

1642年刚刚歼灭十余万明朝精兵的皇太极,绝无入据中原一统天下之意,于他而言,沈阳东辽之地的取得,原非世有,拥有如此一片广阔大地足可为国。

而他的那句&ldo;大金亦曾一统,今安在哉!

&rdo;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

如入中原,女真人历史和传统,必定会全然消泯。

凡事福祸相倚,日后清朝问鼎中原,虽吸收金、辽灭亡的不少历史经验,在汉化同时稳守&ldo;传统&rdo;,不过是延长国祚而已,事实上的原先的女真民族(满)崇尚之弓马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基本上成为历史的陈迹。

从明朝方面讲,天朝上国,自大观念极其严重。

特别朱明王朝是推翻元朝异族政权而定国,民族意识一直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原则。

长期以来,朝野中所有大儒、正人,皆竭力反对与&ldo;蛮夷&rdo;讲和,因为这让他们想起靖康耻,想起南宋求和的屈辱。

即使是袁崇焕出于权谋与后金假装讲和,他被杀时这一点也被作为一大罪状:和款误国。

所以,明廷上下谈和色变,和议绝对是一个最为忌讳的话题。

谁讲&ldo;和议&rdo;,谁就是卖国贼。

松辽大战失败后,明王朝内地形势更是一天紧过一天。

那一年初,洛阳、襄阳被农民军攻克,福王、襄王被杀,辅臣杨嗣昌自杀,前兵部尚书傅宗龙(时任三边总督)又死。

年底,开封被农民军包围,中原势如鼎沸,一切的一切,均让崇祯帝焦心似火。

半明半灭大明朝(12)

但是,作为皇帝本人,崇祯帝是个自尊心、虚荣心极强,极好面子的人,他很想与清廷议和,攘外必先安内,谁都清楚,这样才能腾出手来一一剪除内部&ldo;流寇&rdo;。

最终,趁兵败之际,一直有意议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主动作出表示,并让大学士谢升出面告知皇帝。

相邻小说
神的男人  只怪我是高端玩家[穿书]  她似人间月  欲满杏林  相爷他风华绝代  九十年代进城记  小福晋  大明盐商  世界末日  [综]审神者成长记录  百日架谎  初恋对象求包养  修仙之绝配  红色国际特工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  [综]为美好的黑衣组织献上祝福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慕倾狂枭  大佬,跪求装备![星际]  嫁给陛下后我天天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