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56章

再说福康安。

福康安(1754~1796年),字瑶林,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

他是经略大学士傅恒的第三子,乾隆皇帝的嫡后孝贤皇后的侄子。

因为福康安是富察家族的子孙,乾隆皇帝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早殇的嫡子端慧皇太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

乾隆皇帝追思爱妻娇儿,便把富察氏的嫡侄接入宫中亲自教养,待之如同亲生儿子一般,以求安慰。

福康安长大成人以后,他更是被乾隆皇帝委以重任,成为一代宠臣之最。

福康安19岁时即以头等侍卫统兵的身份随定西大将军温福征剿大金川。

此后担任过吉林将军、盛京将军、成都将军、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要职。

福康安还参加过平定大小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击退廓尔喀入侵等重大战役。

福康安作战英勇,足智多谋,但生活奢侈,他统率的大军所过之处,地方官都要供给巨额财物。

前线血肉横飞,而福康安的兵营之中仍歌舞吹弹,余音袅袅不绝。

但乾隆皇帝对福康安的信任却丝毫不减,乾隆皇帝承认自己和福康安的感情有如家人父子。

乾隆皇帝早就想封福康安为王,让他像诸皇子一样享受荣华富贵,只是碍于家法,不能如愿。

于是便令福康安率军作战,建立军功,以作为封王的基础。

所以福康安每次出征,乾隆皇帝都精心为他挑选将领,选派劲旅,使其必胜。

而其他将领也迎合乾隆皇帝旨意,有意不取胜争功,以归美于福康安。

阿桂和福康安二人长期征战在外,可以说是出将入相,样样都能,是国家的股肱之臣。

这样的人,是一点儿也看不上那种靠钻营起家的人的‐‐尤其是和珅这样的每天都在家里研究乾隆皇帝的诗文笔体的人。

他们认为官场中的游戏规则的第一条,应该是全力以赴忠于皇帝而不是伺候好皇帝,为人臣子的就应该在战场上为国立功,而不是每天都想着如何讨好皇帝。

可以说,他们的想法在当时的社会里还有些赳赳武夫的味道,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二是这两个大臣素来看不上和珅这样的在朝廷中没有根基的人。

各位读者,您想啊,军机大臣阿桂,比和珅大33岁,其父阿克敦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元老,阿桂又是乾隆三年(1738年)的举人;福康安的父亲是乾隆朝的大学士,福康安的姑姑又是乾隆皇帝的皇后,福康安则是乾隆皇帝的内侄。

俗话说得好,&ldo;道不同,不相谋&rdo;。

有这样家庭背景的人能轻易看得上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吗?

所以,依照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身份和行事的习惯,他们只要能够做到不得罪阿桂和福康安这两个人就很了不起了。

相邻小说
[小李飞刀] 无盐女  逢夏  [咒术回战]星象仪  我的极品小姨  导演,消消火  穿越虫族幸福日常  变成分数精后我体重暴涨  寻龙笔记  你好,请接收死亡通知书  盛宠娇后  修真界出了个老不死  盛世长韵  在极品虐文怀了小炮灰的崽  我只会种田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  我陪夫郎回古代  朕的皇后有点闲  终极教师  大神  欢迎来到BOSS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