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60章

他向俄国频送秋波,对俄国要求解脱1856年巴黎和约加于它的三个枷锁

(即黑海地区保持中立,封闭两海峡,多瑙河置于国际监督之下)一再表示关切,在沙皇的近东扩张政策上推波助澜,以此把英法注意力引向东方,消弭德国东西两面的威胁。

他协调俄奥矛盾,不仅使德国免于在东西的两个大君主国之间&ldo;选定一个&rdo;,而且进而能维持柏林‐维也纳‐彼得堡宫廷的密切关系,用三皇结盟这个&ldo;欧洲盾牌&rdo;去防止和对付俄奥或俄法可能结成的同盟。

他格外谨慎地处理对英关系。

德国既不去踩英国殖民霸权的老虎尾巴,又切忌绑在英国的战车上而不能自已;对俄英关系则不失时机地进行挑唆,使&ldo;熊和鲸&rdo;交恶。

他怂恿和默许英国在北非渗透,加剧英法矛盾,把争夺欧陆霸权的两个大国敌对关系的弦绷得紧紧的。

他纵横捭阖,充任&ldo;诚实掮客&rdo;的角色,玩弄&ldo;五球不落&rdo;的把戏,使

作为19世纪欧洲外交中心的&ldo;东方问题&rdo;一直处于沸点状态,而德国则以&ldo;局外人&rdo;身份超然于上,驾驭局势。

在确定德意志帝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上,一些容克、资产阶级曾激烈主张,&ldo;为了德国的威望&rdo;,跻身殖民行列。

俾斯麦不为狂热的&ldo;民族感情&rdo;所动,坚持己见:&ldo;我们不为&lso;威望&rso;所愚弄&rdo;,&ldo;应该有勇气放弃迄今为止所流行的&lso;感情政策&rso;,而奉行一种&lso;现实政策&rso;&rdo;。

他明确表示,他是受&ldo;现实的委托&rdo;为德国创建一个国家的。

俾斯麦的这个&ldo;现实&rdo;是:

首先,以普鲁士为中心统一起来的德国,内部的分离主义倾向十分严重,因而初生的德意志帝国不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外部,而应放在内部,把这个松散的、不稳定的联邦逐渐改造成一个强大的政治实体;不是追求更多的殖民地,而是巩固获得的东西。

其次,推行新的殖民政策,必然与&ldo;统治着波浪&rdo;的大英帝国为敌。

这首先得有强大的海军,而在这方面德国是很微弱的。

俾斯麦在1873年6月2日给德皇的报告中写道:坚持不谋取欧洲以外地区的政策,是&ldo;建立在这么一种信念上:我们的海军在战争情况下,仅能完成其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的一半,如果它同时想保卫在国外的全部占领地的话;??这种占领将给德国带来的肯定不是强大,而只能是削弱&rdo;,他警告说:如果这时的德国让殖民地问题缚住了自己,那&ldo;就会陷入波兰小贵族的境地,他们虽有黑貂皮大衣,但是没有衬衣&rdo;。

再次,巴黎公社失败后,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一度沉寂,但德国的社会

主义运动却蓬勃兴起,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心。

这使俾斯麦敏感到,德国在这时介入殖民争夺,会由此引起大国间的战争。

而&ldo;这场战争,不管其成败与否,都将在许多国家导致革命。

&rdo;推行保守的外交路线也正是为了用它来对付国内鼎沸的革命情绪。

最后,德意志帝国立足和控制中欧尚未得手。

战败的法国举国上下卧薪

尝胆,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复兴;俄国始终不愿明确表态支持德对法的新战争;英奥也都不肯坐视一个过于强大的德国的崛起。

因此,德意志帝国要在中欧站稳脚跟并非易事,它的孤立状态和招来东西两面夹击的危机并未彻底解除。

俾斯麦正是从以上德国的&ldo;现实&rdo;出发制定了帝国政府的大陆政策,在

19世纪晚期复杂而又微妙的国际局势下,俾斯麦合纵连横,搞均势,走钢丝,使德国成为欧洲外交天平上一块举足轻重的砝码。

三皇协定

帝国建立伊始,在对外关系上俾斯麦首先注重的是使法国无法找到反德的同盟力量。

很长一段时期,&ldo;同盟的梦魇&rdo;缠得他坐卧不宁。

&ldo;形势要求我们,至少和列强之一通过条约建立起牢固的关系,以便把可能出现的反德同盟限制在一定的范围&rdo;,俾斯麦说,&ldo;这个选择只能是奥地利和俄国。

&rdo;关于德俄关系,俾斯麦认为:两个国家到现在还&ldo;没有什么利害冲突,??相反,作为邻邦却有共同的利益,&rdo;如瓜分和奴役波兰;&ldo;传统的王朝友谊、共同稳健的君主制政体,以及固有的政治上的一致&rdo;,恰是建立新的神圣同盟的基础;更重要的是,70年代的俄国,由于不彻底的农奴制改革招致了政

局不稳,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欲从外交上寻求摆脱国内困局的途径。

因此俾斯麦认为,俄国完全有可能成为德国的&ldo;现实的政治财富&rdo;。

关于德奥关系,俾斯麦充满信心。

因为:(1)奥匈帝国刚成立不久,整顿内政及平息民族矛盾是其当务之急,若有来自外部的一臂之助,稳定其国内局势和国际地位,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2)1871年下半年,奥曾谋求英奥联盟共同对付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扩张,英国政府踢回短球,支持奥的反俄政策,却不承担同盟义务。

这给德国趁机伸手提供了方便。

(3)德国在1866年萨多瓦战役所显示出来的军事力量和俾斯麦的宽宏大量,哈布斯堡王朝记忆犹新。

而1871年10月短命的反德集团‐‐霍亨瓦尔特内阁垮台,亲德的自由派掌权,又极大地增添了德奥亲善的有利因素。

相邻小说
夭折  (香蜜同人)露水润玉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蜀山魔门正宗  [综漫]主公太受欢迎怎么办?  蓝袍先生  初夏  三生三世天若有情天亦老墨渊白浅  梆子老太  白鹿原  中心之国  翻涌  食髓知味[娱乐圈]  十八岁的哥哥  困夏之城  康家小院  顶流他又在自我攻略  四妹子  我本将心向明月  恐怖探险小说之荒村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