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47章

阅读

从高中直到大学,我读了不少英国的散文佳品,文字不同,心态各异。

但是,仔细玩味,中英又确有相通之处:写重大事件而不觉其重,状身边琐事而不觉其轻;娓娓动听,逸趣横生;读罢掩卷,韵味无穷。

  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有鲁迅的沉郁雄浑,冰心的灵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泊,沈从文的轻灵美妙,杨朔的镂金错彩,丰子恺的厚重平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蒙田的《随笔》,确给人以率意而行的印象。

我个人以为,在思想内容方面,蒙田是极其深刻的,但在艺术性方面,他却是不足法的。

与其说蒙田是一个散文家,不如说他是一个哲学家或思想家。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玩味和体会,我发现中国古代优秀的散文家,没有哪一个是&ldo;散&rdo;的,是&ldo;随&rdo;的。

正相反,他们大都是在&ldo;意匠惨淡经营中&rdo;,简练揣摩,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工夫。

文章写成后,读起来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

  在中国古代,抒情的文或诗,都贵在含蓄,贵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如食橄榄,贵在留有余味,在文章结尾处,把读者的心带向悠远,带向缥缈,带向一个无法言传的意境。

  同世上的万事万物一样,八股也要一分为二的。

从内容上来看,它是&ldo;代圣人立言&rdo;,陈腐枯燥,在所难免。

这是毫不足法的。

但是,从布局结构上来看,却颇有可取之处。

它讲究逻辑,要求均衡,避免重复,禁绝拖拉。

这是它的优点。

  我理想的散文是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

我还认为,散文最忌平板。

现在有一些作家的散文,写得规规矩矩,没有任何语法错误,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是毫无问题的。

但是读起来总是觉得平淡无味,是好的教材资料,却决非好的文学作品。

我个人觉得,文学最忌单调平板,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

有时可以采用点文言辞藻,外国句法;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俚语俗话,增添那么一点苦涩之味,以避免平淡无味。

我甚至于想用谱乐谱的手法来写散文,围绕着一个主旋律,添上一些次要的旋律;主旋律可以多次出现,形式稍加改变,目的只想在复杂中见统一,在跌宕中见均衡,从而调动起读者的趣味,得到更深更高的美感享受。

有这样有节奏有韵律的文字,再充之以真情实感,必能感人至深,这是我坚定的信念。

  在某一些方面,一个门外汉反而能看出点门道。

因为他所入不深,了无所蔽。

没有真正专家们的条条框框,没有那一些&ldo;枷锁&rdo;,跳起舞来,反而更能轻松如意。

  王国维先生说:&ldo;&lso;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rso;,&lso;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rso;,有我之境也。

&lso;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so;,&lso;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rso;,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rdo;所举的例子中,别的我且不说,只说陶渊明的两句诗:&ldo;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rdo;王先生把它列入无我之境。

我认为,实际上是有我的,汉文可以不用主语,如译为英、德、法等文,主语必赫然有一个&ldo;我&rdo;字(i,ich,je)在。

既然有个&ldo;我&rdo;字在,怎么能说是&ldo;无我&rdo;呢?我觉得,在这里不是&ldo;无我&rdo;,而是&ldo;忘我&rdo;,不是&ldo;以物观物&rdo;,而仍然是&ldo;以我观物&rdo;,不过在一瞬间忘记了&ldo;我&rdo;而已。

  什么叫&ldo;人民性&rdo;呢?一看就明白,一追问就糊涂。

对一些人来说,它是恍兮惚兮,其中无象,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于是一些文学史学家就在&ldo;人民&rdo;二字上下工夫。

相邻小说
虚拟帝国之父  拒不为师  季羡林谈人生  药不能停[星际]  学问人生  宠坏的小攻集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快穿:变喵后我治好了大佬暗疾  前男友成了现队友[电竞]  丑女重生变成俏佳人  [快穿]炮灰任务  星际之进击的灵植师  周家兄弟  义渠秋月  装乖  嫡长公主  在无限游戏进化成神  霸道总裁分手计划  偏执沉溺  女神,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