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72章

孔子的学费问题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从汉朝开始,对&ldo;束修&rdo;的解释都是学费,好像孔子也在开补习班。

他说,凡是在这里缴了学费的,我没有不教。

当然缴了学费要教!教育和买卖一样,尤其当前教育完全是商业行为。

有一次在大学教书下了课,和一位著名的老经济学家在等交通车,天快下雨了,我叫计程车邀他一起坐回家。

闲谈起现在的学校,对教书的人这样待遇,简直是商业行为。

这位经济学家说我外行,他说商业行为是主顾至上,学生是主顾,我们也是主顾,学校根本没有把我们主顾照拂好,才不是商业行为呢!我问他那又是什么?他说是官僚作风。

这是讲到现代的教育制度,完全西化了,的确是商业行为。

以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师生之间,如父子兄弟,负一辈子的责任。

现在这个责任没有了,知识成了货品,与我们原来的教育制度、教育精神不同。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检讨的。

现在再来说束修这个字。

古代不说学费说束修,但束修又是什么呢?束就是用绳子捆拢来为一束,修同修,就是腊肉。

古代到老师那里求教,学生当然要贽敬。

古代的贽从贝,贝即贝壳。

我们的老祖宗汉民族,居住在中原地带,贝类很少,物以稀为贵,所以用贝当作货币流通。

因此在古代凡是与财物有关的字,如宝,如财,都从&ldo;贝&rdo;。

有人说,古代朋友的&ldo;朋&rdo;字,就是两串贝壳的形象,就含了&ldo;有酒有肉皆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rdo;的幽默了。

以前的人,拿了贝壳去见长辈,表示敬意,称为贽敬,这是一种礼貌。

但古人把这一节解释为:&ldo;孔子说,凡是付了束修的,我没有不教。

&rdo;这种说法,我始终怀疑,我认为&ldo;自行束修以上&rdo;这句话的重点要放在&ldo;自行&rdo;两个字上。

如果真的是向孔子缴一捆腊肉,何必说自行,不说自行,就说自缴也可以。

我想古人的解释有点问题,也许是我把孔子说得比较好一点。

我的朋友和我说笑话,说我把孔子说得那么美,孔子不会想梦见周公,有一天我如梦见孔子,他一定会向我道谢。

这真是笑话。

依我的看法,问题在自行两个字,自行束修是自行检点的意思,如果说束修是腊肉,孔子三千弟子,哪里吃得了这许多腊肉,放也没有这样大的地方来放,还有孔子的学生中如颜回,连一个好一点的便当都没有,哪里来的腊肉送给老师?而孔子不但教他,并且以他为最得意的学生。

我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思想是说,凡是那些能反省自己,检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我一定要教他。

这是我和古人看法所不同的地方,所谓自行束修,就是自行检点约束的意思。

刺激和诱导的教育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里是说教育方法的原则。

所谓&ldo;愤&rdo;,就是激愤的心情。

对于不知道的事,非知道不可,也是激愤心理的一种。

如有一件事,对学生说,你不行,而他听了这句话,就非行不可,这是刺激他,把他激愤起来。

&ldo;启&rdo;就是发,在启发之前,先使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

这种教育方式,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传清代名将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子弟,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

后来没有人敢去应聘教他,最后有一个老师是隐士‐‐有说是顾亭林的兄弟,顾亭林虽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从事反清的地下活动,但为了同胞的福祉,还是叫别人出来做些事‐‐自愿任教。

相邻小说
神医无双  被抱错的姐姐回来之后  同居拍档  掌上娇宠[重生]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毒医农女之田园太子妃  重生八零小富婆  完美偶像  废柴美人每天都在崩人设  重生之科技兴国  怀崽后,沙雕霸总非要和我结婚  给我乖  第一神相[娱乐圈]  老公是个女儿奴[穿书]  我在等风也等你  穿越农家之妃惹王爷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慵来妆  位面商城:我靠囤货成了团宠  爱有余温,唯情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