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3章

争天堂,与争高官厚禄,很容易走成同一种心情。

种什么神根,得什么俗果。

猪八戒对自己仅仅得了个罗汉位耿耿于怀,凡夫俗子为得不到高级职称而愤愤不平就有了神据。

我是说,这逻辑用于俗世实属无奈,若再用于信仰岂不教人沮丧?大凡信仰,正当在竞争福乐的逻辑之外为人生指引前途,若仍以福乐为期许,岂不倒要助长了贪、嗔、痴?

(眼下&ldo;欧锦杯&rdo;正是如火如荼,荷兰球星伯格坎普在批评某一球队时有句妙语:&ldo;他们是在为结果踢球。

&rdo;伯格坎普因此已然超出球星,可入信者列了。

因信称义,而不是因结果,而信恰在永远的过程中。

如何使众生不苦呢?强制地灭欲显然不行。

劝戒与号召呢?当然可以,但未必有效。

这个人间的特点是不可能没有矛盾,不可能没有差别和距离,因而是不可能没有苦和忧的。

再怎么谴责忧苦的众生太过愚顽,也是无济于事,无济于事而又津津乐道,倒显出不负责任。

天旱了不下雨,可以无忧吗?孩子病了无医无药,怎能无苦?而水利和医药的发展正是包含着多少人间的苦路,正是由于人类的多少梦想和欲望呀。

享用着诸多文明成果的隐士,悠然地谴责创造诸多文明的俗人,这样的事多少有些滑稽。

当然,对此可以有如下反驳:要你断灭的是贪、嗔、痴,又没教你断灭所有的欲望。

但是,仅仅断灭了贪、嗔、痴并不能就有一个无苦无忧的世界;久旱求雨是贪吗?孤苦求助是痴吗?那么,诸多与生俱来的忧苦何以救赎?可见无苦无忧的许诺很成问题。

再么就是断灭人的所有欲望,但那样,你最好就退回到植物去,一切顺其自然,不要享用任何人类文明,也不必再有什么信仰。

苦难呼唤着信仰,倘信仰只对人说&ldo;你不当自寻烦恼&rdo;,这就像医生责问病人:没事儿撑的你生什么病?

我赞成祛除贪、嗔、痴的教诲,赞成人类的欲望应当有所节制(所以我也不是&ldo;尽可能避开认同佛教&rdo;),但仅此,我看还不能说就找到了超越苦难的路。

以无苦无忧的世界为目标,依我看,会助长人们逃避苦难的心理,因而看不见人的真实处境,也看不见信仰的真意。

常听人讲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忙碌的渔夫在海滩上撞见一个悠闲的同行,便谴责他的懒惰。

同行懒洋洋地问:可你这么忙到底为了什么?忙碌者说:有朝一日积攒起足够的财富,我就可以不忙不累优哉游哉地享受生命了。

悠闲者于是笑道:在下当前正是如此。

这故事明显是赞赏那悠闲者的明智。

但若多有一问,这赞赏也许就值得推敲:倘遇灾年,这悠闲者的悠闲何以为继?倘那忙碌的渔夫给他送来救济,这明智的同行肯定拒不接受而情愿饿死吗?

这并不是说我已经认同了那位忙碌的人士,其实他与那悠闲者一样,只不过他的&ldo;无苦无忧&rdo;是期待着批发,悠闲者则偏爱零买零卖。

要紧的是还有一问:倘命运像对待约伯那样,把忙碌者之忙碌的成果悉数摧毁,或不让悠闲者有片刻悠闲而让他身患顽疾,这怎么办?在一条忧苦随时可能袭来的地平线上,是否就能望见一点真信仰的曙光了?

再有,以福乐为许诺‐‐你只要如何如何,便可抵达俗人不可抵达的极乐之地‐‐这在逻辑上太近拉拢。

以拉拢来推销信仰,这&ldo;信仰&rdo;非但靠不住,且很容易变成推销者的福利与权柄。

比如潇洒的人,他只要说一句&ldo;小乐足矣,不必天堂&rdo;,便可弃此信仰于一旁,放心大胆去数钞票了。

是嘛,天堂惟乐,贪官也乐,天堂尚远,钞票却近,况乎见乐取小,岂不倒有风度?我是说,以福乐相许,信仰难免混于俗行。

相邻小说
回到明清当军阀  幻视颠峰  生长的网络·美梦  惹祸上身  朝来寒雨晚来风  快穿之拍死那个渣  组合解散后我爆红了  我圈养了全天庭  吾师  地球最强魔法师[全息]  契约内婚姻  为人民服务  老年魔了解下  我与父辈  月白  心上撒野  隐婚后,傅医生每天撩她失控/纵她骄矜  山野千里  丁庄梦  穿成女主对照组她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