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49章

没有人会否认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性,无论是党内民主还是党外民主,无论是国家民主还是社会民主。

也没有人会否认新领导层有进行政治改革的强烈意愿。

这次&ldo;非典&rdo;事件的确说明了中国的政治不改革不行了。

同时,&ldo;非典&rdo;事件也为政治改革提供了某种有利的条件。

但是,改革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具备并不意味着政治改革真的会到来,领导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改革了。

要求中国民主化的呼声,已经有二十几年了;如果从五四运动算起的话,就有将近一个世纪了。

现在不仅是中国人自己要求,连外国人也要求。

当世界多数国家成为民主国家的时候,中国人当然也会要求民主。

而对很多西方人而言,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推行民主,仍然是一种带有激情的事业。

民主如果不能在中国实现,就不能算西方民主的胜利。

但是想民主想得多了,很多人就对政治改革产生了臆想,总希望新领导人一上台就能进行政治改革,实现中国的民主化。

他们总是忘记他们现在所提出的要求在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以前就已经提出了。

人们不用去追溯久远的过去就可以断定,即使新领导层真的有&ldo;党内民主&rdo;的改革思想,大凡也不会超过邓小平和赵紫阳的改革思想。

邓小平1982年的那篇论述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文章,迄今仍然是中共党内最好的改革文章。

要说党内民主改革,当时的很多设想也是后人难以或者不敢提出的。

从邓小平起,历届领导人没有一位不谈要搞党内民主的。

胡锦涛甚至以后的领导人也会继续提到党内民主。

说得极端一些,只要共产党还存在,党内民主的话语是不可少的。

但是,说归说,要取得具体的进展很难。

正因为没有进展或者很难有进展,政治改革或者民主就成为一种官方的话语。

这种话语权是非常必要的,它既可以帮助领导人树立改革的形象,又可以向大众表明执政党是与时俱进的。

在政治改革方面,中国的领导人不是没有努力过。

在党内民主方面,80年代中后期是最好的时期。

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当时的总书记作了种种的努力,但是党内民主没有能够搞起来,却导致了社会民主的要求,最终发生了六四事件。

从那以后,党内民主说得多,做得少。

直到今天也是这样。

在社会民主方面,执政党也是在试验的。

8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乡村民主,让农民自己来选择村民委员会成员。

90年代,领导人一直强调的就是基层民主。

但是,一旦社会民主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就走到了顶点。

几年前,当四川的一个乡和深圳的一个镇开始乡镇长选举试点的时候,很多人欣喜若狂,认为这才是中国国家民主的真正,民主可以从乡镇经过县市一直达到中央。

相邻小说
夫君他不可能是黑莲花[重生]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离婚后,能回溯过去的我赚翻了  听见你的声音  居家型男友  [家教同人]Whisper of Cloud  这个太监我要了  NPC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真相:专机副驾驶亲历“九一三”  重生后她被憨憨相公娇宠了  代嫁皇后好嚣张  悔教夫君觅封侯  家有萌妻之美色勾人  我的前夫  公主遇草原  狂妄太子:我不是储君谁是  更爱美人纤阿  懂事  水浒凌云志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