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214章

到了&ldo;文革&rdo;期间,傅作义已经在中共政府中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会副主席,还当过水利电力部长,行年七十七。

登门来访视他的客人其实是昔年经常在荣宝斋出没的徐兰沅的一个小徒弟。

徐兰沅早已物故,生前常耿耿于怀的是:北平易帜之前整整两个月,傅作义曾亲自来竹兰轩胡琴店面授机宜,指示他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他依言行事,却始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是后遗嘱小徒:若有机缘际会,能将昔日旧事访出一个情由,则可至坟前一告。

徐兰沅这徒儿在琴艺上是十分了得的。

一九六六年投身中央戏曲学校红卫兵演出队,在一场为国庆表演的样板戏中拉了两段指法奇诡的&ldo;翮雨翎风&rdo;花腔过门儿,赢得当时总政治部文化部长谢镗忠的几声冲天好彩,遂一鸣惊人‐‐演出队在那年年底划归部队建制,成了文宣前锋,徐兰沅的徒儿这才有机会在一九七二年冬天见着已然深居简出、垂垂老矣的傅作义,听说了那一部和《无量寿功》相关的事故曲折。

傅作义本人又活了不到两年,以八十高龄溘然病逝。

然而他的感慨却直到一九八二年一月才公诸于世‐‐徐兰沅那徒儿以&ldo;兰坊不肖生&rdo;的笔名在《江淮文艺》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机关算尽亦枉然‐‐记一次和傅作义先生的谈话》。

文中提到当年傅作义试图笼络国民党政府某&ldo;政训科长&rdo;而情商徐兰沅挥毫放饵的内幕,傅氏的结论委实语重心长:&ldo;我身居一个大时代,眼里尽有几个大人物;总以为时势推移,不出一二人之手。

事实殆非如此。

穷我虾睛蟹目、螳臂蚊腰,所应付的却只是庙堂之高,却未遑顾虑江湖之远‐‐于今回首前尘,一切岂不枉然?岂不枉然?&rdo;

一九八二年一月,海峡这一边,还没有人知道&ldo;兰坊不肖生&rdo;这个人,也没有谁会忽然想起三十四年前的叛将傅作义。

我们的孙小六上身罩了件藏青色的盘扣夹袄,下身套了条鸟崽裤,光脚板趿拉着双棉布鞋,在台北市大埔街和中华路口捱了一记闷棍‐‐棍长五尺过半,径可一寸五分,纯以桑木磨制而成‐‐它落上孙小六肩胛骨的刹那之间便黏住了。

孙小六一扭脸,瞥见那持棍之人头戴胶皮雕模的里根面具,情知在劫难逃,沮声丧气地问道:&ldo;这一回咱们上哪儿?&rdo;

&ldo;里根爷爷&rdo;笑了,吁吁呼呼吐着气音,道:&ldo;不过是天涯海角而已。

&rdo;

&ldo;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rdo;

&ldo;嘿嘿嘿嘿‐‐&rdo;&ldo;里根爷爷&rdo;凑脸近前,叽咕着干涩的嗓子道,&ldo;你小子什么时候儿有过家的来着?&rdo;

孙小六勉力抬了抬手臂,漫朝中华路、西藏路口的复华新村指划了一下,还没来得及搭腔,&ldo;里根爷爷&rdo;已应声抢道:&ldo;哦哦哦!

灯市口朝阳胡同飘花门老宅‐‐你小子指错啦!

&rdo;

在目睹孙小六自南机场公寓五楼一跃而下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十七年前他初逢&ldo;里根爷爷&rdo;时的一小段情节。

我再三回味着他祖孙二人一来一往的对话,脚下略一迟徐,待要追亡前去的时刻,孙小六的身影已经不及一根拇指般大了。

然而我知道,他将要在竹林市某处歇脚,与汪勋如、李绶武、钱静农、魏谊正、万得福和他爷爷孙孝胥会合,同赴花莲&ldo;荣民之家&rdo;见赵太初最后一面。

我只晚了片刻,再也扑赶不上,一回头,赫然瞥见他跃落之处近旁的楼柱上开了朵白色的花‐‐定睛细看,那不是花,而是犹似我们年幼时玩&ldo;追踪旅行&rdo;游戏里的那种联络表记。

原来孙小六探指往楼柱上戳了一个窟窿、塞进去一个被人撕碎了、又黏合复原的白色信封,我把它从窟窿里抽出来、展开,认出它正是很久很久以前红莲临别之际留下来、辗转交给我的那封信,里头当然是空的。

不过,封纸印着奇特的莲状无色浮纹‐‐它,会是另一个故事的线索么?

‐‐全书完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相邻小说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  大晋如此多娇/换女成凤  红线约  六十年代好日子  祥瑞小公主[清穿]  娱乐圈暖萌来袭  [美娱]药不能停  穿越之悍蟒  (穿书)女配自我修养守则  未曾相逢先一笑  再生之杨林  他们总以为我弱不禁风[穿书]  影帝偏要住我家  长睡不醒  悍妻在怀  农门喜事:寡妇再嫁  清穿之后宫路  室友总想让我  陆少的纨绔军妻  独木不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