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5章

第六章何处是天下之中——统一王朝都城转移的原因

在秦统一以后的2000多年中,五大统一王朝的都城,即经历了重建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迭为都城的转移过程。

隋唐以前,西安和洛阳为统一王朝都城所在,二地交相成为首都。

北宋以后,首先在靠近江淮地区的开封定都,最后作长距离跳跃,定都于华北平原最北部的北京,中间长江流域的南京又作过几十年的国都。

是什么原因使一些具有几百年建都历史的古都衰落,失去统一王朝都城的尊贵地位?又是什么原因使一些原本不是最重要的城市,一跃而成为统一王朝的都城?导致都城转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据司马迁《史纪·周本纪》记载,西周初年,周公经营洛邑,赞美这里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是帝王建都最理想的地方。

居天下中心,让全国各地来京师进贡纳赋的里程大致相等,并便于都城与全国各地的联系,确是历代开国君主选择都城时考虑的一个基本原则。

但天下之中,常会随着国家疆域的变化而变化,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

即使居于天下之中,如果群山耸立,平地很少,交通不便,也不可能被选为都城。

因此,“居中”

还是“不居中”

,都是相对而言,并不容易确定。

在五大古都中,只有洛阳、开封稍为居中一点,北京、南京、西安都不居中。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五大古都变迁的轨迹,可以看到,西安、洛阳、开封三个古都成横线排列在我国中部,恰好都在渭河一黄河南岸,是古代中原的腹心地区,而北京、南京两个古都则成纵线,排列在我国东部,位于古代中原的边缘。

如果以时代加以区分,位于中原腹心的三个古都建都时间在北宋以前,相当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位于中原边缘的北京、南京建都在元明清,恰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

五大古都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有趣排列,实在是很耐人寻味的。

古代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中枢和最大的军事堡垒,是一国的最高统治者和其家属、臣僚、军队、奴仆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服务人员的居住地,居住首都的贵族、官僚、富商和形形色色的大财主一般说来都超过其他城市。

出于充实都城的需要,统治者往往通过移民等措施,将首都建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首都一般也是全国最大的粮食和日用品消费地。

而且,都城人口的大多数不是农民、手工业工人等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员,而是大量生活品的消费者。

换言之,都城的粮食和各种生活用品都依赖外地的供应。

在现代交通工具使用以前,长距离运输大批货物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花费很多的时间。

今天自北京乘飞机到杭州不过两个小时,乘火车也只要20个小时,而古代利用当时最便捷的船只走大运河,也要二三十天。

因此,古代的都城,一般都设在经济发达或靠近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以便比较方便地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

西安、洛阳、开封三个早期古都都位于黄河流域,并非是偶然的巧合。

远古时代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平原广大、土质疏松。

在当时使用木制或石制生产工具的状况下,开发北方无疑比开发多山并且沼泽沮洳[juru巨入]、丛林密布的南方要容易得多。

因此,虽然南方、北方都有不少具有较高水平的古文化遗址发现,证明我国文明发源地并非仅仅集中在黄河流域,但是,只有易于较早开发并且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最早由一个个面积较小的文明点发展为大面积的文明区。

因此,夏、商、周三个奴隶制王朝都兴起于黄河中下游,并以此为基本统治区域。

此后直至隋唐的漫长岁月中,黄河中下游一直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

早在战国时代,今天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就被苏秦誉为“沃野千里”

的“天府之国”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关中之地,占天下人口13,但财富占天下610。

洛阳所在的伊洛盆地也很富裕,由于贴近华北平原,交通便利,还可就近取得黄河中下游其他地区的粮食和物产。

因此,在秦统一以后直至唐朝灭亡以前这段漫长的时间中,统一王朝的都城一直在西安和洛阳二地打转转。

不过,就定都时间看,还是定都西安的时间较长,洛阳担任都城只是这一过程中间的200余年。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唐以前北方地区经常存在着关中和关东两大区域利益集团。

秦、西汉、隋、唐的开国君主无不是以关中为基地,征服关中,统一天下的。

相邻小说
长公主在下(1V1)h  [重生]以美食为名  闷骚老公,宠上瘾!  非正常世界修仙法则  九天斩神诀无错字精校版  娇妻来袭:帝少求应急  隐婚娇妻,放肆爱!  最后一个冬天  满城衣冠  这时对 那时错  曼珠沙华之爱殇  都市寒门医婿  诸天之我在万界混保底  云淡夜深时  名侦探柯镇恶  穿越之爱你成瘾  HP双子 撒谎精  白开水  穿到年代虐文喜当妈  守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