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苹果小说网

第10章

就拿四季来说,夏天时,外面热得要死,屋子里有冷气,要长衣长裤;冬天时屋子里有暖气,外面冰天雪地,屋子里可以穿衬衣。

物质的发达,让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去享受简易的生活;借助高科技,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服。

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改变,让我们失去了感受春花秋月的能力,古人所谓&ldo;临秋云,神飞扬;沐春风,思浩荡&rdo;那样的一种四时穿越,在寒暑之间,用生命去感知,那样的一种心灵敏锐,我们还有吗?我们过去的中国文化,比如说古人弹琴,他要在山川之间,扶琴动操,欲令众山皆晓;古人画画,用石涛的话说,要&ldo;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rdo;。

而今天,物质也造成了人的异化呀!

物质的发达,让我们的愉悦享受变得廉价,让我们心灵飞扬的力量受到削减。

所以我觉得去重新阅读经典,不要把圣贤当做高高在上、用以顶礼膜拜的偶像,要把经典当做我们身边最朴素、天真、恒久、温暖的生活方式。

我们去触摸它,其实丰富的是自己的感知和生命,这就是我对经典和圣贤的态度,敬而不畏,真正的道理都是道不远人的。

兴之所至,随处可及(1)

道家精神有三个精神层面:道,法,术。

相比较来说,我更喜欢心灵沟通的层面。

其实我是一个反技巧主义者,我从来不信任任何的&ldo;术&rdo;。

我觉得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一种悲哀,是运用脑子过的生活太多,用心过的生活太少,我们过于信任外在的规则和技巧,而忽略了一种诚意的自然表达。

语言是什么?无非是一种思想的载体,只要你的生命有着一种真诚的热情,你的语言,它不一定是澎湃的、华丽的,即使它是木讷的、简约的,它也能流露出真实的意思。

所以,在道家层次中,我最喜欢的也是它作为哲学的层面,对生命的阐发,而不是作为宗教的层面。

儒与道也一样,不仅是道教,儒也曾经和道、和释一样,庙堂之高;也曾经作为&ldo;罢黜百家&rdo;之后的儒术被放在统治术里;也曾经作为儒学,让历朝历代书生为之皓首穷经。

所有的这些,今天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兴趣,对于普通人来说,抛开学理,抛开学术研究,只在大众文化权利的分享层面上,以生命的名义去触及,就足够了。

人在接触自己热爱的事物之前,不能带有太多的礼赞,这种尊敬之心,有的时候也是过犹不及的,你敬到了无法去触摸、心中产生障碍的时候,对自己也是一种约束。

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有太多太多可以依靠、依凭的商品,我们可以借助高科技放大自身的力量,其实我们同样需要放大自我的能量,放大心灵的力量,也就是说,&ldo;兴之所至,随处可及&rdo;。

我觉得对经典的阅读,不见得非得是系统性的,也不一定要具备什么资格,只要你有这种觉悟就足够了。

读一本书,看一回电影,和一个人讲话,瞬间心有所感,醍醐灌顶,那是一个&ldo;觉&rdo;;我们自己终其一身的历练,自己内心慢慢地参透,那是一个&ldo;悟&rdo;。

我们很多人就是有&ldo;觉&rdo;而无&ldo;悟&rdo;,听别人讲的时候,看一本书的时候觉得很对,而过去了就丢掉了。

其实,建立在我心澄净这样一个基础上的、终其一身的参悟,才是最重要的,古圣先贤、山川万物、世间造化,都能够终得心源,变成自己的人生经验。

在讲完《〈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以后,我自己也在回过头去想,我和经典共生共长,去揣摩、研读,这是一个多长久的关系!

相邻小说
主君驯龙指南  给大佬续命后我把自己也赔了  再见,穆先生  苏辰苏昊  龙套传奇  高高的树上  我们青春里的小确幸  玲珑配  瓮城火  帝国小赘婿  恐怖的QQ群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综英美同人)拼死也要cosplay!  钓系美人上岗指南  全帝国都在撮合我俩  [柯南同人]景与光与酒  金屋藏起白月光  师尊快上榻  凤倾天阑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